各種疼痛 • 針過立除
「圓針」,又稱為「小針刀」,是中醫與現代醫療的巧妙融合。早在1970年代,中醫專家朱漢章先生便創立了這項療法,並於2004年正式納入中國中醫大學教材。
事實上,針刀的靈感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「九針」理論。《黃帝內經》早已記錄了古人運用不同形狀針具進行深層處理,其中就包含以尖銳針具處理體內阻滯的技術。
針刀的前端是一片極細、銳利的小型刀片(約0.6至0.8毫米),具備切割、分離與刮除等功能。治療時,醫師會精準將其導入特定筋膜與骨骼之間的區域,以鬆解沾黏、釋放緊繃,進而改善長期積累的筋膜壓力與疼痛感。療程後,僅留下如針孔般的微小痕跡,幾日內即可自然癒合,幾乎無創痕。
針刀屬於「閉合式微創處理」,重點在於:
此技術目標在於恢復軟組織的正常活動能力與動態平衡,對於許多因肌肉筋膜壓力引起的不適情況皆有不錯的改善成效。
針刀常用於改善以下狀況:
此外,臨床經驗也顯示,針刀應用於某些特殊部位的壓力釋放,例如顳顎關節或頭部壓力點,也有機會獲得良好緩解。
雖然兩者皆屬於中醫系統中的非藥物療法,但應用層面有所差異。針灸主要是透過刺激穴位,調整體內氣血循環,適合處理功能性失衡。而針刀則能進一步作用於結締組織層,進行物理性鬆解與修復,是對慢性筋膜沾黏、緊縮等問題更直接的應對手段。
如果你正在尋找快速修復的微創方式來釋放日積月累的不適,針刀療法或許正是你值得深入了解的選擇。
在面對慢性痠痛、組織沾黏、軟組織僵硬等問題時,許多人嘗試過各種療法,包括藥物治療、復健、電療、按摩、針灸,甚至是增生療法(如 PRP)或局部注射。然而,這些方式往往只能暫時舒緩症狀,卻無法真正解決深層結構的限制與病灶所在。
璞真中醫所採用的「圓針(小針刀)鬆解術」,是一種精準且具穿透力的治療,透過特製圓頭針具,深入緊繃、沾黏的組織層,進行物理性的鬆解,達到促進循環、喚醒組織自癒能力的目的。
許多患者在長期接受傳統療法後,效果不如預期,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時間與金錢支出。我們深知這樣的挫折,因此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處理問題根本。
「通則不痛」,當沾黏與阻塞解除,循環恢復暢通,身體便能回到原本的健康狀態。
我們的理念不只是緩解疼痛,更是協助身體找回它原本的節奏與平衡。
俗話說「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」,身體長期不適也往往並非一朝一夕造成。圓針(小針刀)療法的核心目標,是協助鬆解因受傷、發炎等原因形成的軟組織沾黏或增生結構,進而緩解不適感。這些組織可能無法直接從外觀察覺,但透過具經驗的專業醫師判斷與操作,有機會達到良好效果。
雖有影像工具如超音波可以輔助觀察局部變化,例如顯示局部纖維化區域,但受限於技術特性,目前尚無法全面呈現所有立體結構細節。因此,醫師的臨床經驗與手感仍是此類療法中極為關鍵的一環。
即使由熟練醫師操作,部分長期問題或大範圍組織緊繃的狀況,也可能需要多次處理才能達到明顯改善。這是因為每次療程中所能處理的面積有限,且療程時身體的承受度也需考量。
根據臨床經驗,多數人在首次療程後即可感受到約六成左右的改善,之後每次可望逐步提升舒緩程度。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,需要患者與醫師密切配合,共同調整方向與節奏。
雖然療效表現因人而異,我們仍可以期待每一次的努力為身體帶來正向變化。若因一次療效未如預期而中斷療程,未解決的問題可能會逐漸惡化。唯有以穩定的心態與耐心,才能真正讓身體回到更舒適的狀態。
在進行筋膜沾黏鬆解治療的過程中,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感受與反應。
這些情形屬於常見現象,透過理解與配合,能提升整體療效與舒適度。
您可能會感受到輕微至中度的刺痛,這是針具接觸皮下組織與筋膜時的正常反應。此種痛感與打針不同,因為使用的針具為扁型刀刃,觸及深層組織效果更明顯。若您對短暫刺痛較敏感,請在治療中即時向醫師反映,醫師可視情況調整針具規格。
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使用極細針具?
越細的針效果相對減弱,反而可能需要更多次針入,影響整體效率與舒適度。治療時每次針入動作約為0.5秒,醫師將依患者狀況調整節奏。
當針具深入沾黏組織時,會出現明顯的痠感。這代表正在進行筋膜鬆解——就像鬆開過緊的橡皮筋,過程中也可能聽到細微的摩擦聲,這是纖維化組織被分解的自然反應。若有此現象,請安心,這顯示該區域已有長期緊繃情況,可能需進行數次療程以達完整放鬆效果。
當沾黏組織已被成功放鬆,局部循環開始回復正常,這時若再針入可能出現短暫觸痛。請即時向醫師反應,大多數情況下,醫師會於適當時機主動結束針入操作。
單次針入操作時間通常在2至5秒內完成,醫師會依手感與您的耐受程度作出調整。
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暈眩(因局部血流集中導致短暫腦部供血不足),若有此狀況,請立即告知醫師。治療後請於原位平躺休息2至5分鐘,待循環穩定後再起身,有助於避免頭暈或跌倒。
請勿立即起身!
治療結束後,建議平躺原處休息2至5分鐘,待血液循環回復穩定,再緩慢起身。這樣可以有效預防暈眩或跌倒等意外發生。
為確保您的恢復效果與舒適度,請留意以下幾點建議:
🌀 慢性疼痛找不到原因?可能是你忽略了它—軟組織,才是「痛」的根源!
姿勢不良、舊傷未癒、運動拉傷……
都會導致軟組織沾黏、緊縮與僵硬。長期不理,更會硬化阻塞血流,「血不通必痛」。
✅ 璞真中醫 圓針療法
不只止痛、更從源頭修護。透過專研、精準的技術,協助放鬆緊縮組織、促進通血循環、喚醒組織修復力。
🔹 深層鬆解軟組織,舒緩沾黏緊繃
🔹 激活微循環,促進組織自愈能力
🔹 無副作用,無藥性負擔、恢復快
🔹 量身設計個別療程,精準施治
讓身體回歸該有的輕盈彈性,必須「深入」才能「根本」解決問題,。
📍 璞真中醫診所 | 專注軟組織調理與深層照護